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艺术生语文学习策略
发表时间:2010-07-22  访问次数:3517 
 
 
 
 
 
 
艺术生语文学习策略
 
 
青岛艺术学校
房丹琪
 
 
 
艺术生语文学习策略
序言
近几年来,高校扩招,艺术专业的考生出现了蜂拥而上的趋势,其数目之多、比例之大令人咋舌。除了说明热爱艺术的学生越来越多之外,还有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即就语文素质而言:总体上讲艺术类学校学生相对知识基础薄弱、视野狭隘、阅读面窄,写作水平低下。众所周知,艺校学生往往容易出现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程度参差不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听、说、读、写能力差等问题。除了因为他们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用在专业课上之外,还有就是对于文化课的误读和极不重视等多种因素造成。尤其是语文课,学生更是认为可学可不学。个别学生甚至存在着艺术学校就是只学艺术、不学语文的观念,这又给艺校语文教学和学习造成新的困境。那就是面对如此之多而又良莠不齐的艺术生,与之相应的艺术生语文学习策略的形成和完善也就迫在眉睫。
另一方面现阶段大多艺术学校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仍然采用初中或者旧有的学习模式,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虽然有老师顺应教改的趋势,采取了革新理念的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兴趣,但是艺术生仍然把文化课当作一种负担,一种不得不学的科目。却没有想到把语文学习与自己的专业特点相结合,真正用艺术的手段和方法,把艺术的理论与实践渗透到语文学习中,使自己真正的获得艺术化的语文,在艺术的感染和熏陶中获得扎实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做到文学与艺术的融合。
如何改变现状呢?我认为,在以人为本的当代教育基本理念的指导下,艺校语文教学既要立足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修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也要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探索新途径。艺术学校的教学要面向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因此其教学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脱离学生的专业特点来谈教学目标是没有意义的。艺校学生由于受专业的影响,一些学生对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达到了“走火入魔”的境地,而由于文化课基础差,对文化课的学习产生苦恼、厌恶的情绪,反映到课堂上就心不在焉。如果仍然按普通中学学生要求他们,经常埋怨他们,势必使他们失去信心,助长了他们的逆反心理。如果在文化课教学中能结合专业教学,岂不一举两得?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潜移默化,调节兴趣,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因材施教,有意识地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应从艺校学生理想人格建立,人文精神养成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出发,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师要注意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和现代教育教学方法,不但授学生以“鱼”,更注重授之以“渔”,也就是既传授学生知识,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尤其要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意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教学、展示才能、锻炼表达能力的机会,做到学以致用。艺术学校主要以音乐、美术等专业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和利用教材中适应于不同专业学生心理状态的因素,并从中引出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把美术、音乐等与语文的有机结合变有意为无意、变无形为有形、变枯燥为生动、变厌学为乐学,使学生主动、活泼、全面的发展成为可能。这是学生年龄特点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艺术生语文学习策略
(一)创设艺术情境,唤醒联想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每授一节课都必须有教师的导入,它不仅单纯的由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上,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引入新课学习的气氛中来。在新的教育思想下,我们提倡设境导入,这就更突出了情境和气氛的重要性。强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感受作品的时代特点、生活气息、人物性格以及思想感情。能够让学生进入角色,成为作品的主人,积极参与到作品中来,才能使他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这种新的教学思想,已经在现在的高中教学中相当普及。在教师精心为学生创设了引人入境的艺术情景的同时,学生可以通过课前的多种途径的预习,达到与艺术情景的共鸣,充分激发自己的联想。
比如学习《送元二使安西》一诗时,为了把学生带入诗人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把握全诗的内容及诗中所蕴涵的深沉的思想感情,教师可运用音乐、美术引入语文课堂的方法,通过自读、听读、视图三个环节来完成。学生则借助自身的专业特点和优势,通过音乐的表现力和画面的形象的感染力,亲身感受作品所渲染的情景和氛围,使自己置身于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气氛之中。让教室中的空气暂时凝固,好象送别的就是我们身边的朋友。让诗歌的气氛打动自己,为新课的学习创造了恰到好处的氛围。
别林斯基说过:“在艺术中起着最积极和主导作用的是想象”。因而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在课文和学生之间巧妙地建立联系,给学生开辟一条道路,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展示的生活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想象、补充、增加作品所提供的画面、形象、姿态、特性,让具体形象在脑中“活”起来。如《陌上桑》里的罗敷,美在哪里呢?作者写道:“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在这里,罗敷究竟怎么美,一句也没写,作者只是从美的效果来写。而作为学生,站在读者的角度上可以从这种美的效果无拘无束地想象人物有多美,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自由的填补作品中的“空白”状态。又如有教师在教《石壕吏》时启发大家很好想象一下差役进村时的情景。一个学生说:“差役进村时一定是一幅气急败坏、恼羞成怒的腔调,疯狗般地咬人”。另一学生说:“差役一进村,准是拼命地敲着一面破锣,声嘶力竭地叫嚷,张牙舞爪地搜索;老妇人面对着差役,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学生都讲得活灵活现。如果经常在学习的过程中,启发延展自己的想象力,那么久而久之,无论对于语文的学习还是艺术专业科的学习,都有着难以估量的促进作用。
在课文《贝多芬田园交响曲》授课前,学生应事先在预习过程中认真聆听《田园交响曲》的片段,在优美而激越的乐曲声中,让自己沉浸其中,带着自己对于作品的诠释,静静的聆听着出自艺术大师贝多芬之手的天籁之音。在乐曲情感基调转折处,按下暂停健,让乐曲和想象的思维戛然而止,如此一来,必将怀有一种意犹未尽的心境。此时,再根据听到的乐曲片段,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写下自己的感受,除了对乐曲旋律专业性的评论之外,更要学生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情感涤荡具体化,用语言或画面来表达自己对于这段乐曲的理解。在课堂上,必然会随着教师问题的深入,一步步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因为贝多芬是他们熟悉的世界闻名的艺术家,同时《田园交响曲》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也并不陌生,甚至非常熟悉。通过此前的情景感染和自己的置身其中的想象和联想,在课堂上一定会踊跃发言,且有言之不尽的感觉。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想象力充分遨游与驰骋的情景的创设,让课堂变得生动,让一篇看似枯燥的文章有了意趣。在讲解课文过程中,教师再让学生欣赏完整个乐曲篇章,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与作者的见解相对比,从而更深刻的理解《田园交响曲》中所蕴含的贝多芬在双耳失聪时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和对命运的抗争的战斗精神。学生在作者的带动下,跟随乐曲所创设的情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在平原静思、在天空与飞鸟共行、浸染着摇曳的光线、经受着暴风雨的冲击,最终通过情景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与主人公相融合,这一切都是想象所赋予课文的生命力。
艺术创作、艺术鉴赏是离不开想象的。因此艺术专业的学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富有想象力。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更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荷塘月色》的作者在描绘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时,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把一幅朦胧、素淡、静美的荷塘月色描绘出来。通过反复的品读课文,充分发挥想象,创作一幅荷塘月色图。在创作中,学生真正领会了作者语言功底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这样通过作画,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势必会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对于学生联想与想象的激励,图片搜集不乏是一个好的方法和手段,如《蒙娜丽莎的魅力》一文,充分利用艺术生对于名画《蒙娜丽莎》的熟悉和崇拜,利用网络等手段搜集蒙娜丽莎这幅画作以及与之相关的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于该作品的了解和理解起来发表评论,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作品的画境,与蒙娜丽莎的微笑共处,欣赏体味这幅画作的魅力所在。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从讨论中获取了方方面面的知识,这对于后面课文的讲解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启示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让学生带着疑问和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和认识来学习傅雷先生的《蒙娜丽莎的魅力》,了解傅雷先生对于该作品的独特的见解。通过与课文中作者思想的沟通,或者相似,或者反对,或者心怀疑惑,但是我们鼓励学生求同存异,在欣赏作品获得愉悦感的过程中来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文章的内涵,同时学习写作类似文体的方式方法。
(二)运用艺术联姻,激发兴趣
从思维形式而论,语文教材中不少教材诸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剧本),本身就是文学作品,它的产生与艺术是相通的。例如美术是将文字通过形象变为具体的、实在的、物质、无声的图形;戏剧(影视)是将文字通过形象思维变为目有所见,耳有所闻的可感形象。由此可见,文学和艺术的产生都没有是形象思维的结果,它们的基本思维形式——形象思维是一致的。它们的关系是“相通”的。从表现手法而论,绘画讲究线条的勾勒,色彩的,层次的变化,布局的得当,而文学作品不也有很多地方和它相同吗?文学手段中的所谓“白描”不能直接移用了绘画艺术吗?人们有“诗情画意”之说,正说明两者的天然关系!音乐讲究以声动人,或跳跃起伏,或舒缓缠绵,或回旋激荡,以此扣人心弦,激起感情共鸣。而文章的骈散结合,长短错综,特别是诗歌,不也讲究一种音乐美吗?歌曲往往以词为基础谱写,电影文学是影片的基础,演戏自然离不开剧本,它们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更是不言而喻的了。就拿“含蓄”这一表现手法来说,恐怕是任何艺术形式都需要的。“无声胜有声”“言已尽意犹未尽”。诗写得含蓄,一字境界全出,给人以“言简意深,语胜千百”之感;含蓄的歌声余音袅袅,使人有“绕梁三日”之感,“藏锋收芒”,语言深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既然艺术与文学不可分割,那么艺术之于语文教学,又何以能划出一条楚河汉界呢?因此,在语文学习中,特别是文章的写作特点(诸如谋篇布局、描写手段、修辞妙用)时,适当选用一些其他艺术形式中实例对照,课堂上教师只稍加点拨,可以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功效。
“我们发现,在这些不同的艺术领域之内,不仅存在着形式技巧上的相互借鉴,而且在文艺观念、哲学思维方面也有不少相通之处。”文学构成了文化社会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并借助音乐不断扩充这个子系统。《暴风雨》促使贝多芬写下了《热情》结尾的乐章。音乐的节奏和气势亦如自然风暴般急促,来如惊雷,陡然而至,令人应接不暇;去如飘风悠然而逝,使人心有戚戚焉。法国抒情派作品作曲家古诺和汤姆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表现手法自然,音乐优雅,饶有时空变化和声色交感,仿佛使人们回到了伊丽莎白一世前后的英国。这种历史感的体验诚如丽萨所说:“音乐中的空间,是听者在感受音乐整体所展示的运动时所产生的一种表象。这种空间是一种派生出的想象的空间,它同听者听音乐时所在的那个实际的空间是不同的。”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序曲中神奇形象体现在抒情谐谑曲体裁之中,乐曲一开始就在木管演奏的和弦背景下,由弦乐奏出轻柔的旋律。抒情乐思,连贯而流畅。主题曲由小提琴以顿弓的形式奏出,副题刻画了仙王和仙后的形象。发展部的主题由雄壮的号角伴随,音色拗怒,陡折峭拔。再现部中一连串热烈的快速变换的和弦,如大钟骤响,把乐曲推向高潮,象征两位青年重归于好的美满婚姻。最后,全曲在小提琴轻柔的旋律中画下了休止符。勃里顿的《仲夏夜之梦》则充满童话气息,乐曲空灵,妙有含蓄,产生这种效果得力于和声思维和配器技巧的运用。
课文《为了忘却的纪念》中的外貌描写,鲁迅描摹白莽的形象用的是白描手法,寥寥数笔,神韵毕肖,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关于白描,学生会感到很陌生。但是只要与素描当中的手法相对照,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比如法国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的素描——《帕格尼尼》。这幅素描中的意大利著名提琴家帕格尼尼手拿提琴弓弦即将演奏,衣冠楚楚,风度翩翩,而画的线条却十分简练。文学中的白描也是如此,用笔不多,而人物神态表现得十分逼真。美术专业的学生对此一定会印象深刻了。
在鉴赏《孔雀东南飞》一文时,在内容和形式上可以参照现代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两者在故事内容、情节发展、悲剧气氛、理想式浪漫结局以及整部作品的结构布局等方面都极为相似。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部极为典型、完整的叙述性音乐作品,此曲的叙事感极强,情节曲折。剖析其乐章结构,以“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来表现“相爱”、“抗婚”、“化蝶”这三个主要情节的流程,基本符合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情节演进过程。
《梁祝》在呈示部用长笛和双簧管奏出明亮隽秀,优美美人的旋律,显示出一派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流水潺潺的江南春景,在这样一幅的流光溢彩的明艳背景下,独奏小提琴流畅而奔放地拉出一段妙曼柔婉、感人肺腑的爱情主旋律。这个主旋律以其鲜明的音色和浓郁的抒情气息给我们勾勒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图景,在这个图景中有光、有色、有声、有味、有人、有情、甚至让我们似乎能真切的感受到春水的流动,水面上的光波,蜂蝶的嬉戏,甚至连蝴蝶扑打翅膀的细腻情态也能感觉到。这段音乐既可以表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情真意切,也可以放置到焦仲卿与刘兰芝生死不渝的爱情上。在这里音乐的表现力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每一个音符在这一瞬间都显得细腻婉丽、辉煌无比。在中间的婚变部分,听着《梁祝》的剧烈变奏,再回味《孔雀东南飞》焦刘二人被迫分手的情节,听曲嚼文,更显出文学描写的凄切动人,细致入微和酣畅淋漓,让人不由得泪如雨下,荡气回肠。最后的音乐主题再现和文学的回环反扣,呼应前文,两种艺术形式携手共进,共同使各自的思想意义升华到最高的美学境界,造成了欣赏感受者的双重感染、双重享受和双重领悟的美学效果,此可谓双剑合一,殊途同归了。
诸如此类,俯拾即是,只要稍加变通便可,学习起来必定会事半功倍。印象之深,必会如镂如锲。而且长此以往,学生在不自觉中,便提高了欣赏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的能力。如此有百利而无一弊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三)运用艺术手段,加深记忆
1.情境感受法
教材中有不少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佳作,字里行间流淌着情感的清泉,展现了一幅幅优美的图景,讲析这些意境,犹如欣赏一幅幅墨趣横生的国画,既能扣紧学生的专业特点,又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气势磅礴、雄伟壮丽的赤壁风景画,在赏画中学生体会到了语言的运用及作用,也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在《兰亭集序》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可以结合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学生本身对于书法就有一定的了解,在欣赏作者的作品同时进一步来加强对课文的学习和掌握。这种借书画分析课文的方法不仅使学生在欣赏画意中接受了语文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创作力,在美的享受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别康桥》一文的学习中,学生可在家中或宿舍里,在轻音乐的伴奏下,配以诗意的朗诵,便可充分感受音乐所塑造的那种轻灵、婉约的意境,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去讲解和分析课文对学生把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的内涵会起到积极的效果。同时这种意境感受的形式也使得学生对于课文的印象更为深刻,从而对课文的背诵也有较大帮助。
2.色彩结合法
色彩不仅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通过视觉直接观察、描摹、比喻的现象,而且又是情感的、灵化的。绘画是色彩的直接表现,而文学、诗歌、音乐等其他领域也无不用委婉的感情色彩去描写田园的美、夜光的美、汪洋的美、幻想的美,寄情于作品,让耳闻目睹者引起心理共鸣。这让我们想起了法国的印象派,画家陶醉于光线下的色彩,重自家意趣,通过写生写景然流露,竭力捕捉整体气韵的感染力,这有点类似王国维论词时所指出的“无我之境”——表面上无我,实际上借景抒情,一切景语兼作情语,随处拈来,似乎漫无主观意志,实则点染所及都有兴趣的寄托,是心灵的应验。
因此在课文解析时学生可以以色彩为突破点进行。《故都的秋》一文冷色调的运用,使学生体会到作者清静、悲凉的心境。这种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的主观色彩”相融合的写作技巧,使得学生易于领会作者的感情和文章的主题,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绘画的表现力。尤其是在景物描写或者借景抒情的诗词中,运用色彩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3.形象对比法
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还可以借助艺术特长,对文章所刻画的形象、意象等进行刻画,或口语表达,或搜集图片,课堂上教师可选出较好的图片在上课时投影展示,并与课文中有关的描写段落和所刻画的形象对比,找出差距。或者让美术专业的学生,根据他们对课文中人物的理解,进行人物速写或写意,然后与实际文学形象相比较,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如《祝福》中那个可悲可叹的祥林嫂,在深入分析其形象之前,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于祥林嫂的认识进行人物的速写,尤其要抓住主要特征,把人物的情感世界表现出来。学生对此很感兴趣,认真的进行作画,时间不长,大多数人能够完成此作品。课堂上教师再展示幻灯片上已准备好的资料图片,让学生与自己的画作对比,找出差距和不同,并从文学作品中找到相应的根据,这种人人参与、自己动手的形式,怎么会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呢?这不仅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使他们在差距中发现自己理解力、鉴赏力的不足,从而更加重视语文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
4.兴趣激励法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是艺术学校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学生自身更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课文当中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再加以深入与拓展。而美术、音乐与语文教学的结合,使色彩、图象、声音、语言、文字融为一体,给学生多方面刺激,让他们在边听、边画、边思中学语文,乐学、善学,有利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由很多知识性、科普性、常识性的课文,没有生动的人物形象,也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学生感到枯燥。在学习《神奇的极光》一课,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手段,截取自然中的光的画面,并配以美妙的音乐去直观的感受极光的神秘幻变和斑斓色彩,领悟光的形成原因和神奇所在。课堂上教师再投影出极光的幻灯片,进行比较,从而找出极光的特征,了解极光的来龙去脉。就是因为这一画面的刺激,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活跃起同时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什么是极光,极光有什么独特之处,极光是怎样形成的等。这些问题正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就能清晰文章的思路,做到清楚而有条理,轻松的学会了这一课,掌握了应掌握的语文知识,收到了多少语言都收不到的效果。
5.诗词谱曲法
中学阶段诗词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大多要求学生进行全文的背诵,很多学生对此非常头痛,教师为此也绞尽脑汁替学生想办法。最终,也只是充分利用早自习、晚自习或者课间到办公室背诵等等,费时费力,效果也不甚明显。对于艺术生来说,这些做法无疑更加深了他们的厌学情绪,天长日久,不仅诗词的背诵问题得不到解决,而且还使得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了厌烦和抵触,损失巨大。对于这种情况,可采用诗词谱曲法。尤其是音乐专业的学生,对谱曲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在他们学习了和声学之后,更是希望在实践中考证一下自己的谱曲能力。为了提高谱曲效率,同时又能保证质量,学生可以自己通过改编流行歌曲,或亲自作曲,并利用午唱时间和班会时间学习。美术专业的学生,由音乐班学生也利用这个时间去教。学生每天都要进行十分钟的午唱,一天十分钟,学生可以非常熟练的掌握需要背诵的诗词内容了。而且学生对于唱歌远比背诵要有兴趣得多,更何况是出自他们自己之手的音乐作品。可能并不十分优美,但是学生喜欢,觉得亲切,很自然得就融化成自己的东西。
除了借助上述的几种艺术手段外,还可借助学生的写生实践活动,借助影视片段,戏剧表演,文言变白话分角色朗读等等形式辅助语文学习。通过写生进一步领会景物所蕴含的丰富内涵,通过表演和参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四)借助艺术共鸣,体味文学意境
艺术共鸣是审美主体的情志和审美客体的美的特质的契合、一致、相通,是欣赏者在艺术鉴赏活动中获得美感体验的最强烈的阶段,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生理心理现象,那么,审美客体本身必须具备美的特质和能激起审美主体情感活动的情志和情愫,这是艺术共鸣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当审美对象本身蕴含着独特而深刻的美、真挚而丰富的情,并且这深刻的美与浓郁的情与审美主体的心律持有共振的频率,在审美主体的生理心理上引起强烈的美感效应时,才能产生共鸣。如果审美对象本身无美无情,读者既不会产生美感,更难以产生共鸣。
优秀的作品,必须按照一定的文艺观和审美观,塑造出独特而深刻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成功的艺术形象中渗透作家对社人生、历史发展的敏锐而精僻的思想和丰富而真诚的情感,从而通过这一艺术形象揭示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这样,使欣赏者在作品所展示的广阔社会生活和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图画中得到某种美的启示,激起无限的联想和想象,进而引起共鸣。例如,莫泊桑在其短篇小说《羊脂球》中,写了一个妓女的故事。在传统的观念妓女这一“职业”是极不光彩的,然而作家却把羊脂球这个妓女置身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其“职业”和心灵极大反差的展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具有美好心灵的妓女形象。突出描写了她在国仇私恨双重屈辱和折磨下,所表现出来的较之阔太太和尊贵的老爷们要高尚得多的举动,实质上这是把妓女还原到人的位置上予以重新审视和评价,从一个崭新的角度上歌颂了她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美好心灵。作家笔下这一新鲜而丰富的艺术形象及其蕴涵的深邃思想和爱憎情感,必然激起欣赏者情感的共鸣,进而跨入审美再创造的广阔天地。
文学作品一般都是在景物的传神写照中,自然地流露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这眼前景物的传神写照,即是“境”;而其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就是“意”。这“情”与“景”是天衣无缝般的融合,就构成了作品的艺术境界。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必须带领学生进入意境,不进入意境,就不可能有对美的感受,也就谈不上理解美、欣赏美、表达美了。学生可凭借自己的范读,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意境,唤起内心视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讨论描绘的画面和形象,把文章的意境再现出来,把不尽之意给以适当发挥。如《登鹳鹊楼》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雄伟的落日余辉下的黄河万里入海图;《沁园春·雪》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是晴日映照时的分外妖娆的北国茫茫雪景。学生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些“景语”,身临其境地想象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画,从而自然地透过这一幅动人的画面,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物我两化。
尽管作品的美感魅力是整体的,但是共鸣的产生并非是它的全部使然,而是局部的。例如,拜伦的诗歌一度风靡欧洲,然而在各国的反响去迥然不同。在俄国,引起强烈共鸣的主要是普希金与十二月党人,这是由于拜伦诗歌的意象与他们的革命情绪相符合;而丹麦的文学界,却不能对拜伦诗的内容产生共鸣,而“只喜欢那些诗歌的外形”。但是,局部的共鸣必须以审美客体整体的美感魅力为前提。
阅读主体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历史知识及艺术文化史方面的知识,这是因为,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量,而且还蕴涵着广博丰富的自然和社会知识。在我国最早的《诗经》里,就涉及到了农具、农耕、除草、灌溉、田猎、养蚕等方面的知识;而《红楼梦》中则涉及园林、建筑、服饰、医理、禅道、音乐等方面的精湛描写。在西方最早的荷马史诗里不乏有关地理、植物、造船、金属加工等知识;而在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更有关于哲学、历史、宗教、风俗、政治、金融、科学、技术等领域的精彩描绘。因此,面对如上这般博大精深的作品,如果欣赏者没有相应的知识底数,就会因其领悟深度和广度的浅近而影响到欣赏效益,情感的激动就会停留在表层。我们常听到许多青年人不喜欢京剧国粹,这正是因为他们缺乏这方面的文化素养。而在学生认识到自身知识上的缺陷和不足,大多学生为了了解他们感兴趣的知识和弥补这种不足,则会较为主动学习文化知识,更好地为自己的专业服务。
共鸣的发生和强化,还必须通过主体的联想和想象等媒介,才能进入审美再创造和心灵再创造的境界。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浔阳江头为一琵琶女的演奏所深深地感动。诗人感应伊始,从“忽闻水上琵琶声”到“千呼万唤始出来”,可以说就被琵琶曲所表达的如怨如诉之情所深深地吸引,这是因为当时白居易正值被贬,心情苦闷,感于外而动于内,主客体灵犀一点,即刻建立了交叉点,建立了审美关系。又由于文人的敏感,迅即由感知、表象上升为情感、理智活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侧面描写表明:此际诗人已经“入境”,与客方产生了初步共鸣;继之,由于来自对象逐渐加强的刺激与诗人主观情志、审美宗旨的不断趋同,他马上联想到了自己“谪居卧病浔阳城”的处境,这就使得诗人基于琵琶女第一次弹出哀怨的乐曲表达心事时就已经被拔动了心弦振颤频率加大了,共鸣加强了;当琵琶女诉说自己悲惨的身世时,诗人由物及我,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喟,同病相怜,同声相应,共鸣又进入了更深的层次;此后,琵琶女又弹一曲,“满座重闻皆掩泣”。共鸣者岂止诗人自己,然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无疑表明:诗人的共鸣达到了高潮。我认为,艺术欣赏中的“知音”现象是共鸣的极致。
(五)进行艺术鉴赏,促进文学写作
艺术鉴赏活动首先是感觉的活动,在审美主体头脑中最早的映象就是文艺作品的语言、结构、体裁、声音、色彩等感性形式因素。审美主体的感官接受了艺术品特定物质材料的刺激,然后才能过渡到领会物质材料所负载的思想和感觉。如果物质材料选用得巧妙而精当,亦即这些形式因素及其组合形态是美的,而且与审美主体的人生经验所提供的感觉表象相应相宜,那么,欣赏者一开始就被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艺术形象所吸引,并由此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美感,然后就会在审美再创造的境界中产生强烈的情感渴求。例如,欣赏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刺激欣赏者感官的首先是这首诗的优美流畅的语言、轻快匀称的节奏、起伏流荡的旋律诸形式因素的美。诗人正是通过此诗具有“三美”特征的物质载体,把欣赏者引入一个清新俊逸而又带有淡淡哀愁的境界,使读者体会到了黄昏离别的缠绵情怀和调谐在星光与波光中的大自然的优美、恬静。而正是因为这种美的感染,令学生加深了对美好事物描写方式方法的印象,激起了学生去学习用文字表现美的欲望,在头脑中形成描摹美的语言,最终把它运用和体现在自己的写作中去。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将文字变成图画,表面看上一种形式的转变,实际是加深学生对文章深层的理解和对知识反馈的一个手段,学生依据对文章的理解,构建头脑中新的形象,是一次思维再加工的过程。小说《药》为把美术引入语文课堂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学生要抓住小说中对人物的刻画,用速写的形式画出“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上叫……”最后一段场景和人物的动态表情。学生的画作呈现在我和班级中时,全班同学都激动不已,正是在阵阵的笑声中,领略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两位妈妈的不期而遇所产生的心理的变化和斗争都在学生并不十分成熟的速写中表现出来,他如一面镜子照辛亥革命前夕在封建势力重压下人民群众的精神状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通过绘画,学生把握了文章的主题,增添了一份对文章的理解,对世界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在课堂上进一步提出了新的问题:依据画面中两人见面的表情,续写小说结尾。于是,同学们依据画面配上恰当的动作、语言、神态、场景,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完成了作文。绘画引入课堂,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为作为训练找到了素材,使他们变得有话可说。
总之,美术、音乐就其形象性,生动性与语文学习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主动、全面的发展,使之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改进与创新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泽厚  《美学三书》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
2.孔新苗  《二十世纪中国绘画美学》    山东美术出版社
3.周来祥  《文艺美学》                人民文学出版社
4.蔡仪  《文学概论》                  人民出版社  1979
5.主编:彭吉象  《中国艺术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12
6.主编:曹明海  《语文教育学》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0.1
7.主编万福成;李戎著《语文教育美学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1.12
8.主编:王纪人  《文艺学与语文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4
9.主编:曹明海  《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6
10.主编:张鸿苓 《语文教育学》        北京师范大学  1993.8
11.胡经之  《文艺美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1第2版
12.歌德[德] 《论文学艺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1
13.主编: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2
14.王宏建《艺术概论》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1第2版
15.席勒  《审美教育书简》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16.吕景云、朱丰顺  《艺术心理学新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9
17.张前、王次?  《音乐美学基础》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
18.修海林、李吉提《西方音乐的历史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5
19.张永昊、周均平《语文审美教育论》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1998
20.钱钟书  《谈艺录》                  中华书局  1983
 
版权所有:青岛艺术学校 鲁ICP备案号37020020061652
招生热线:0532-82717535 0532-82738290
学校邮箱:jyjqdysxx@qd.shandong.cn
九水路校区地址:李沧区九水路176号
丹东路校区地址:市北区丹东路13号
技术支持:青岛教育培训网